一、建筑物的(de)一般要求


 1. 裝(zhuang)置內(nei)建筑物的類型


  ①. 生產(chan)廠(chang)(chang)房:包括各種需要(yao)在室內操(cao)作(zuo)的廠(chang)(chang)房如泵房、壓(ya)縮機房及合成(cheng)纖維裝置的酯化(hua)聚合廠(chang)(chang)房、抽絲(si)與后加工廠(chang)(chang)房等。


  ②. 控制室和輔(fu)助(zhu)(zhu)生產廠房(fang):輔(fu)助(zhu)(zhu)生產廠房(fang)包括變、配(pei)電(dian)室及(ji)化驗室、維修間(jian)、倉庫等。


  ③. 非生產廠房:如辦公室、值班室、更衣(yi)室、浴室、廁所等。


 2. 建筑統一模數(shu)


 建筑(zhu)物的跨(kua)度、柱(zhu)距、層高等(deng)除有特殊(shu)要求者外,一般可(ke)按照建筑(zhu)統一模(mo)數(shu)(shu)設計,也可(ke)根據實(shi)際(ji)情況不按模(mo)數(shu)(shu)設計。常用模(mo)數(shu)(shu)如下(xia)。


  ①. 跨度:6.0m、7.5m、9.0m、10.5m、12.0m、15.0m、18.0m、21m


  ②. 柱距(ju):4.0m、6.0m、9.0m、12.0m。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柱距(ju)多用6m。


3. 廠房高度


  廠房高度主要(yao)根據設(she)備(bei)吊裝所需空間和設(she)備(bei)進、出口管(guan)道標(biao)高確定(ding)。對于有固定(ding)式起重設(she)備(bei)廠房的高度H參照圖(tu)5-95。


95.jpg


4.廠房(fang)的門(men)


  ①. 廠(chang)房(fang)(fang)出、入(ru)口應(ying)便于操作人(ren)員(yuan)通行,并至少(shao)應(ying)有一個門能(neng)使房(fang)(fang)內(nei)設備的(de)最(zui)大檢修(xiu)部(bu)件出入(ru)。但可不考慮(lv)安裝(zhuang)在(zai)房(fang)(fang)內(nei)的(de)大型(xing)設備如容器的(de)進出。一般此類(lei)設備是在(zai)吊裝(zhuang)以后再行砌墻封(feng)閉(bi)廠(chang)房(fang)(fang)的(de)。


  ②. 檢修時(shi)有(you)可能(neng)進入車輛時(shi),門的寬度(du)和高度(du)應能(neng)使車輛方便地通(tong)過。


  ③. 安全疏(shu)散(san)出(chu)口應向外開啟(qi),有(you)可燃介(jie)質設備廠(chang)房的(de)疏(shu)散(san)出(chu)口不應少于兩個,但面(mian)積小于60㎡的(de)乙(yi)B、丙類(lei)介(jie)質設備廠(chang)房可只設一個出(chu)口。


5. 吊裝(zhuang)孔的位置


  在兩(liang)層和兩(liang)層以上(shang)的(de)(de)生(sheng)產廠房內布置設(she)備時,應(ying)使廠房結構能夠滿足設(she)備整體吊(diao)裝(zhuang)要求。并應(ying)按(an)設(she)備檢修部件的(de)(de)大小設(she)置吊(diao)裝(zhuang)孔和通(tong)道。吊(diao)裝(zhuang)孔的(de)(de)位置應(ying)設(she)在出入口附近或便于搬運的(de)(de)地(di)方。


6. 建筑物內(nei)地面高度


  一(yi)般室(shi)內地(di)(di)(di)面(mian)高出(chu)室(shi)外地(di)(di)(di)面(mian)不小于200mm。在有可能產生易(yi)燃易(yi)爆氣體的裝置內控(kong)制室(shi)和變、配電室(shi),室(shi)內地(di)(di)(di)面(mian)應比室(shi)外地(di)(di)(di)面(mian)高出(chu)600mm。


7. 建筑物的屋頂要(yao)求

  

  在辦公室或學習會(hui)議室需要(yao)在屋內頂板上安裝(zhuang)吊(diao)(diao)式電風扇時(shi),屋面板的(de)選用(yong),應能適應安裝(zhuang)吊(diao)(diao)扇的(de)要(yao)求(qiu)(qiu)。經驗證明,如果在屋面板的(de)選用(yong)時(shi),沒有(you)注意(yi)安裝(zhuang)吊(diao)(diao)扇的(de)要(yao)求(qiu)(qiu),往往出現吊(diao)(diao)扇的(de)位置不(bu)恰當,不(bu)能設在合適位置。



二(er)、建筑物的防火要求(qiu)


 ①. 根(gen)據(ju)防火(huo)(huo)規范(fan),同一(yi)房間內,布置有不同火(huo)(huo)災(zai)危險性類(lei)別(bie)的(de)設(she)備,房間的(de)火(huo)(huo)災(zai)危險性類(lei)別(bie)按其中火(huo)(huo)災(zai)危險性類(lei)別(bie)最高的(de)設(she)備確定(ding)。但(dan)火(huo)(huo)災(zai)危險性大的(de)設(she)備所占面積比(bi)例小于5%,且發生事故時,不足(zu)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采取防火(huo)(huo)措施能(neng)防止(zhi)火(huo)(huo)災(zai)蔓延時,可(ke)按火(huo)(huo)災(zai)危險性類(lei)別(bie)較低的(de)設(she)備確定(ding)。


 ②. 同(tong)一建筑物內(nei),布(bu)置有不同(tong)火災危險性類別的(de)房間(jian),其(qi)中間(jian)隔(ge)墻應為防火墻。


 ③. 同一建筑物內(nei),應(ying)將人(ren)員(yuan)集中的房間布置(zhi)在火(huo)災危險性較小(xiao)的一端。


 ④. 甲、乙A類房間(jian)與(yu)可(ke)能(neng)產生火花的房間(jian)相鄰時,其門窗之間(jian)的距離應按現行的《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(gui)(gui)范》的有關規(gui)(gui)定執(zhi)行。



三、控制(zhi)室(shi)的布置


 控制(zhi)室(shi)是(shi)裝置(zhi)的自動控制(zhi)中心,又是(shi)操(cao)作人員集中之處,屬(shu)于(yu)重點保護(hu)建筑物。因此,在裝置(zhi)設備(bei)布(bu)置(zhi)設計中對控制(zhi)室(shi)的位置(zhi)與布(bu)置(zhi)要求(qiu),必(bi)須給以(yi)足夠的重視。


1. 控制室的位(wei)置


  ①. 全廠性控(kong)制室或聯(lian)合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的(de)集中控(kong)制室應靠(kao)近主要工(gong)藝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,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內的(de)控(kong)制室應靠(kao)近主要操作區(qu)。


  ②. 處理(li)易燃、有毒、有粉塵或(huo)有腐(fu)蝕性介質的(de)裝置,控制室宜設在本地區(qu)常年(nian)最小頻(pin)率風(feng)(feng)向的(de)下風(feng)(feng)側。


 ③. 控制室應(ying)遠離振(zhen)源,避免(mian)周圍(wei)環境對室內地面造成振(zhen)幅為0.1mm(雙振(zhen)幅)、頻率為25Hz以上(shang)的連續(xu)性振(zhen)源,不能(neng)排除時,應(ying)采取減(jian)振(zhen)措(cuo)施(shi)。


  ④. 控(kong)制室不應(ying)靠近主(zhu)要交通(tong)干道,如不能避免(mian)時,外(wai)墻與(yu)干道中(zhong)心線的距(ju)離不應(ying)小于(yu)20m。


  ⑤. 控(kong)制室應遠離噪聲大(da)的(de)設備,在(zai)室內(nei)控(kong)制臺(tai)處測得的(de)噪聲量應不大(da)于(yu)65dB。


  ⑥. 可燃氣體(ti)、液化烴、可燃液體(ti)的在線(xian)分析一(yi)次儀(yi)表間(jian)(jian)工藝設備的防火間(jian)(jian)距不(bu)限。


  ⑦. 非防爆型的在(zai)線分析一次儀表間(箱)布(bu)置(zhi)在(zai)爆炸危險區(qu)域內時(shi),應采用正壓通風。


2. 控(kong)制室(shi)的布置(zhi)要求(qiu)


  ①. 控制室不宜與高壓配電室、壓縮機廠房(fang)、鼓風(feng)機廠房(fang)和化(hua)學藥劑庫毗鄰布置。


  ②. 高(gao)壓和有爆炸危險(xian)的裝(zhuang)置(zhi),控制(zhi)室朝向設備的一側,不應開門窗。


  ③. 使用電子儀表(biao)的控制室,周圍環境對室內(nei)儀表(biao)的磁(ci)場干擾場強應不大于400A/m,不能排除(chu)時,應采取防(fang)護措施。


3. 控制室的面積(ji)和高度(由自(zi)控專業確定)


  ①. 控制室的長度(du)應根據(ju)儀表盤的數量和排列形式確定。長度(du)超(chao)12m時宜(yi)設兩個(ge)門。


  ②. 控制室的(de)進深,如(ru)設(she)控制臺(tai)時(shi),不(bu)宜(yi)小(xiao)于7.5m,如(ru)不(bu)設(she)時(shi),不(bu)宜(yi)小(xiao)于6m。


  ③. 控制室的凈高,有空調裝置時(shi),不應(ying)小(xiao)于(yu)3.0m,無空調時(shi),不應(ying)小(xiao)于(yu)3.3m。


  ④. 控制(zhi)室的儀表(biao)維修室,一般需要15~㎡,大型裝置應適當增加。


四、變(bian)、配(pei)電室的(de)布置


  ①. 變、配電室是(shi)散發(fa)火(huo)花的(de)地點(dian),是(shi)裝置(zhi)的(de)動(dong)力(li)中心(xin),屬(shu)于(yu)重點(dian)保護建筑物(wu),其位置(zhi)盡(jin)可(ke)能設在(zai)便于(yu)引接電源(yuan)、接近(jin)負(fu)荷中心(xin)和進出線方便之(zhi)處,避免設在(zai)有劇(ju)烈振動(dong)的(de)場所。


  ②. 變(bian)、配電室一(yi)般不與可燃氣體壓(ya)縮機共用一(yi)幢建(jian)筑物,常與控(kong)制室共用一(yi)幢建(jian)筑物。對(dui)于用電量較大的裝置往往變(bian)、配電室設在獨立的建(jian)筑內。


  ③. 變(bian)壓(ya)器(qi)可露(lu)天(tian)或(huo)半露(lu)天(tian)布置,這時變(bian)壓(ya)器(qi)周圍應設固定圍欄,變(bian)壓(ya)器(qi)外廊與圍欄或(huo)建筑物墻(qiang)的距(ju)離不(bu)應小(xiao)于0.8m。


  ④. 電纜(lan)敷設(she)(she)(she)方(fang)式有(you)兩種,即電纜(lan)溝敷設(she)(she)(she)和(he)架空(kong)敷設(she)(she)(she)。有(you)的(de)裝置兩種方(fang)式齊備,即從配電室(shi)地下溝內引電纜(lan)至用電設(she)(she)(she)備區,對于(yu)泵和(he)壓縮(suo)機的(de)驅動(dong)機用電纜(lan)一般仍(reng)采用溝內敷設(she)(she)(she),對于(yu)架空(kong)設(she)(she)(she)備或設(she)(she)(she)施如空(kong)冷器、檢修用固定(ding)式吊車和(he)照明電纜(lan)則采用架空(kong)敷設(she)(she)(she),這樣比較經濟(ji)合(he)理。


  ⑤. 變、配電(dian)室還需(xu)要一間維修值班室。


五、化(hua)驗室的布(bu)置


  當裝置設在(zai)距(ju)全廠性(xing)控制(zhi)分(fen)析化(hua)(hua)驗室(shi)較遠(超過1500m),且分(fen)析項目和分(fen)析次數(shu)較多(duo)時,可(ke)在(zai)裝置內(nei)設化(hua)(hua)驗室(shi),化(hua)(hua)驗室(shi)的占(zhan)地面積按分(fen)析項目和次數(shu)多(duo)少確定。化(hua)(hua)驗室(shi)為明火房(fang)間(jian)不應與甲(jia)、乙(yi)A類房(fang)間(jian)布(bu)置在(zai)一起,可(ke)與控制(zhi)室(shi)共用一幢建筑物時,化(hua)(hua)驗室(shi)應在(zai)最(zui)外部一端,房(fang)間(jian)的門向外開(kai)啟(qi)。可(ke)燃氣體(ti)、液化(hua)(hua)烴、可(ke)燃液體(ti)采(cai)樣管道不應引人(ren)化(hua)(hua)驗室(shi)內(nei)。


六、廠房倉庫的(de)“五(wu)距”布置設計及(ji)工程實例


  做好廠房倉(cang)庫的設備、貨物規劃與擺放,預(yu)留(liu)出必要的消防(fang)通道,可以確(que)保車間內的員(yuan)工(gong)在發(fa)生緊急情況時快速(su)逃(tao)生以及倉(cang)庫發(fa)生突(tu)發(fa)情況時,救援人員(yuan)能夠快速(su)、準確(que)地(di)到達起火(huo)點進(jin)行有效處置。倉(cang)庫“五距”是指(zhi):頂(ding)距、燈距、墻距、柱距、垛距(見GA 1131《倉(cang)儲場所消防(fang)安全管理通則》)。


  ①. 頂距:堆垛上部與樓板、平(ping)屋頂之間的距離不小(xiao)于0.3m(人字屋架從(cong)橫梁算起)。


  ②. 燈距:物品與照(zhao)明燈之間(jian)的(de)距離不(bu)小于0.5m,以防(fang)止照(zhao)明燈過(guo)于接近(jin)商品(燈光產(chan)生熱量)而發生火災(zai)。


  ③. 墻距:物品與墻之(zhi)間(jian)的距離不小于0.5m,以便通風散熱和防火,一旦發生火災,可供消防人員出入。


  ④. 柱距(ju):物品堆(dui)垛(duo)與柱之(zhi)間的(de)距(ju)離(li)不小(xiao)于0.3m。柱距(ju)的(de)作用是防止柱散發的(de)潮氣使商品受潮,并(bing)保護(hu)柱腳,以免損壞建筑物。


  ⑤. 垛(duo)距:堆(dui)垛(duo)與(yu)堆(dui)垛(duo)之間(jian)的距離不小(xiao)于1m。垛(duo)距的作用是使貨(huo)堆(dui)與(yu)貨(huo)堆(dui)之間(jian),間(jian)隔(ge)清楚,防止混淆,也便于通(tong)風檢查(cha),一旦(dan)發生火災,還便于搶救,疏散物資。


  ⑥. 其他要求。貨物與(yu)地(di)面的(de)距離不應小(xiao)于0.1m。庫房(fang)內主通道(dao)的(de)寬度不應小(xiao)于2m。


  每個(ge)堆垛(duo)的(de)面積不(bu)應大于150m?。儲存物品與(yu)風管、供暖(nuan)管道、散熱器的(de)距離(li)不(bu)應小于0.5m,與(yu)供暖(nuan)機(ji)組、風管爐(lu)、煙道之(zhi)間的(de)距離(li)在各個(ge)方向上都不(bu)應小于1m。


七、其他要求


  ①. 高層廠(chang)房內的控制室與(yu)變、配電室宜(yi)設(she)在第一(yi)層,若(ruo)生產需要或受其他條件限制時,可布置在第二層。


  ②. 控(kong)制室(shi)與變、配電室(shi)及化驗室(shi)朝向甲A類中間儲(chu)罐(guan)一面的(de)墻(qiang)壁為封閉墻(qiang)時,其(qi)防火間距可由22.5m減少到15m。


  ③. 控制(zhi)室(shi)或化驗室(shi)的室(shi)內(nei)不得安裝(zhuang)液化烴、可燃(ran)氣體、可燃(ran)液體的在線分析一次儀表。當上述儀表安裝(zhuang)在控制(zhi)室(shi)、化驗室(shi)的相鄰房間內(nei)時,中間隔(ge)墻應為防火墻。


  ④. 壓縮機(ji)或(huo)泵等(deng)的(de)專用控(kong)制室(shi)(shi)或(huo)不大(da)于10kV的(de)專用配電室(shi)(shi),可與該壓縮機(ji)房、泵房等(deng)共用一幢建(jian)筑物。但(dan)專用的(de)控(kong)制室(shi)(shi)、配電室(shi)(shi)的(de)門窗應位(wei)于爆炸危(wei)險區(qu)范圍之外。


  ⑤. 兩個(ge)(ge)及兩個(ge)(ge)以上的(de)裝置共用集中控制室距甲(jia)、乙(yi)A類設備(bei)、儲罐或加熱爐不應小于(yu)30m。






聯系方式.jpg